摘要:(文/达空法师)(二),说明喜心定发相:修行人如上所说修习之后,由于念根、智慧、福德、善根有力量的缘故,作上述观想的时候,就会发起喜心三昧,就可以在定中,任运见到所爱亲人离苦得乐的欢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因为诸佛已经证得中道实相,了解诸法实相的道理,诸佛之心,不住有为、无为性之中,不依四维上下,不住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世之中,了知诸因缘不实,是颠倒虚妄的,是故心无所缘。但佛以众生不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阿罗汉、辟支佛、佛,都已经断了我执,都了知五阴从因缘和合相续而有,但自性是空,五阴即是众生,一切众生五蕴和合相续而有,自性也是空,念此五阴的慈念、慈心,也是因缘和合相续有,自性是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法缘慈是开悟诸法无我真理所起的慈心,这是诸漏尽阿罗汉、辟支佛,还有诸佛所修的,又称中慈。这些圣人都已经破除了我执我相,灭除了对一相与异相的执著,了知一切法从因缘有,从因缘相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众生缘慈的修行人,或者是凡夫修行人,目的是想死后生大梵天当大梵天王;或者是有学之人,未断烦恼者。未漏尽的有学修行人,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罗汉,为了调心,调伏自己的嗔恚心,增长自己的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像上面这样修法是缘十方五道一切众生,希望一切众生快乐的慈心,就叫做众生缘慈,是属于凡夫的慈心,然声闻、缘觉菩萨三乘人最初的慈心也是如此,故也称为小慈。…… 查看全文>>
摘要:如果仅仅只是给予众生欲界之乐,就不叫做善修,或者仅仅只是给予众生初禅之乐,也不能叫做善修,甚至仅仅只是给予众生二禅之乐,也不能叫做善修。如果能够具足给予众生欲界乐乃至三禅…… 查看全文>>